1教材分析
本小节教材共安排2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及7道练习题,主要是综合运用面积、周长的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与长方形、正方形有联系的实际问题。
例1表面上是“估计图中大约有多少只企鹅”,实际是通过估计面积来估计企鹅的只数。估计的方法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关,因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估计方法,比如有的学生先估计出1小块的只数,再估计出共有多少这样的小块、最后得出只数。也有学生先估计出1 m<sup>2</sup>或10 m<sup>2</sup>内的只数,再估计出企鹅所占的面积,最后得出总的只数。这个问题不是要学生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主要是让学生经历估计过程,获得一些基本的估计方法,教师也可以补充一些类似的材料让学生进行练习。
例2主要是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给教室的地面铺方砖,需要多少钱?”选用不同价格的砖,需要的钱也就不一样,现在有A、B两种砖,因此就出现两种结果。怎样计算选用某一种砖需要的钱呢?可以出现不同的看法,如先算出1 m<sup>2</sup>需要多少钱,也可以先算出54 m<sup>2</sup>共要多少块砖,不过这种算法,要涉及两位数与三位数相乘。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给教室的地面铺方砖,选哪种砖省钱?”只需要比较A、B两种砖各铺1 m<sup>2</sup>的钱就行了。
课堂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一是体会平均分成4份的分法不同;二是看到无论怎样分,每份都是10 cm<sup>2</sup>,同样是10 cm<sup>2</sup>的面积,但图的形状不同,进一步感受10 cm<sup>2</sup>(1 dm<sup>2</sup>)的大小。
练习九的习题以体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主。其中第2题是估计面积的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类似的应用可让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练习。第3题是求扩建后(新操场)的面积,实际上是计算一个长(50+40)m,宽(20+30)m的长方形的面积,可以增加一问:新建部分的面积是多少m<sup>2</sup>?
第5题计算是很容易的,有趣的是裁剪是有讲究的(如上页图)。第6题是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可以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思考题在于让学生去发现给定的图形中隐含的规律,学生可以探索点子数与序号的关系,即“序号数×4=点子数”,也可以探索每边点子数与总点子数的关系,即“每边上的点子数×4边-4个顶点上重复的点子数=总点子数”。当然,学生还可能有其他探索方法。
2教学建议
本节可用2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本节教学的重心应放在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上。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交流讨论、认同解决策略、体验成功感受的过程。教学例1时,先让学生思考:你准备怎样来估计图中大约有多少只企鹅?然后各自估计出结果,再在小组里交流估计的方法和结果,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可以总结出这种生活中的估计方法,往往是“化整为零”,也就是把整体分成若干个小块,估计出小块的数量后,再通过小块来估计整体。当学生解决了例1后,教师可适当找一些类似的事物让学生进行估计。教学例2时,引导学生明确题意后,根据自己的意愿在A、B两种砖中选择一种进行计算,看需要多少钱。在此基础上交流各自的解决方法,比较选择哪种砖好,可以让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也不否认选择A种砖,当然仅考虑价钱,可能选择B种砖,当学生完成后,教师可以补充一个问题,如果是要我们只考虑选择哪种砖更省钱,你怎样解决?只需要计算每1 m<sup>2</sup>所花的钱就可以了。
教学课堂活动时,让学生准备一张边长为20 cm的正方纸进行折、画,不要随便用一张正方形纸,以免形成不正确的10 cm<sup>2</sup>的表象,平均分成4份的分法较多,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试,然后交流。
练习九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练习第3题时,首先明白要求哪一块的面积,这一块是什么形状,求面积的条件是否具备等问题。再问如果要求新建部分的面积可以怎么求?练习第5题时,当学生计算出可以得到14个小长方形后,就会要让学生去画一画,在画中看出学生怎样合理的安排材料。第6题时,首先是让学生识图、分析图。思考题,可以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去尝试解决,帮助他们找到观察的重点,如何找到相关的因素来分析变化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