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建议

本小节可用2~3课时完成教学。

教学面积的意义时,一要注意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操作等实践活动;二是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伴随着操作活动的展开而不断地提高思维活动的层次,不断地引起新的认知冲突。第31页主题图要与第32页例1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主题图主要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一个资源和线索,在让学生观察了这一幅图,了解图中提出的问题后,指出本单元我们要研究物体的一些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方面的问题。

教学例1时,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观察教室内一些物体的面,然后摸一摸能够摸到的物体的面,在充分看和摸的活动后,指出这些物体的面是有大有小的,仅凭眼睛看,你能看出哪些物体的面比较大吗?如果要比较数学书与语文书的封面、两枚硬币等面的大小,你还有什么办法呢?引导出不仅可以凭眼看,还可以采用重叠的办法进行比较。然后指出:黑板上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大小吗?它们的大小又怎么比较呢?在概括出面积的意义后,提出怎么比较这两片树叶大小的问题,由此转入例2的教学。

教学例2时,首先让学生比较两面墙上贴瓷砖部分的大小,学生可能会有几种比较方法,但要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瓷砖来比较墙面的大小,总结出不是把贴瓷砖部分拿来直接比较,而且通过第三者——瓷砖进行比较的。这里的瓷砖就可以作为一个面积单位来看。然后启发学生能不能根据上面的启示来比较两片树叶的大小,当学生受到启发找出用一个相同单位来比较这两片树叶的大小就行了,教师指出这里的方格也可以看成是一个面积单位,再次,又引导学生比较黑板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大小,学生也可能很快想到用方格去量,教师指出只要用一个相同的面积单位,如方格测量出结果,再比较都是可以的。最后,比较第33页下面两个图形的大小,可以先出示不带方格的两个图形,让学生比较,学生可能会想出比较好的办法来比。这时教师指出如果把这两个图放到方格图上观摩或在这两个图上作出方格,就有办法比较了,随后,出现已分好的方格图进行比较,得出图B24格,图A6格,并思考为什么不能说图B比图A大呢?由此得出:为了便于比较,我们需要用相同的面积单位。

教学面积单位,要与具体的实例结合,让学生感受每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教学例3cm<sup>2</sup>dm<sup>2</sup>m<sup>2</sup>时,必须让学生经历做正方形格子,观察做的这个正方形的大小,表示这个正方形的面积,用这个正方形面积大小的表象去估计文具盒、课桌面、教室地面等大小的过程。因为hm<sup>2</sup>km<sup>2</sup>对学生来说缺乏经验的感受,所以教学时,要尽量结合当地的环境,通过学生可以感受的实例,帮助学生建立这两个较大面积单位的空间观念。在例3的教学中,还要让学生清楚在怎样的测量和计算中使用较小的和较大的面积单位。同时,还要对长度单位与相应的面积单位进行比较,以更好的建立长度与面积的空间观念。

教学第34页和36页的课堂活动时,应突出实践性和开放性,让学生经历围、画、数、摆图形的过程,体验不同形状的图形面积相等,同时感受图形的美,为学生对图形面积的估计储存表象。还要按第36页第34题的要求去寻找周围物体中约1 cm<sup>2</sup>1 dm<sup>2</sup>1 m<sup>2</sup>大小的面,约1 hm<sup>2</sup>1 km<sup>2</sup>大小的地方,以丰富面积单位的表象。

练习六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完成练习第1题时,首先要回忆题中所指物体的面的形象、再补充合适的面积单位。第234题主要是让学生动手操作,一是继续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二是练习估计面积的大小,三是在操作中体会面积与周长的区别。第5题让学生借助对面积的估计去估计每块豆腐干的价钱,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第6题的“你知道吗?”可以布置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在调查中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