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规律》教学建议

本小节可用3课时完成教学。

教学第15页例1时,一是要引导学生去仔细观察表格,从中发现积的变化规律;二是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把自己发现的积的变化规律用语言表述出来。教学时,先让学生观察情景图,说说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这幅情景图制成动画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可设计成画外音,创设一种生活的情景,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交流获得信息后,师生共同把这些信息填入表格,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表格中汽车行驶的速度、时间和路程各栏中相应的数据,说说又发现了什么?学生可能说汽车每小时行驶60 km2小时行驶120 km……几小时行驶720 km等。此时,教师可以追问:这些是表格中已有的数据,从这些数据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同桌可以议一议,4人小组也可以展开讨论。这样可以为学生怎样进行有效的学习提供方法上的指导。

教学第16页例2时,应设法引导学生从数的排列中去发现隐含的规律。教学时,可以把例24排数制成课件,一排数一排数依次出现,由小兔指着4排数说:“同学们,仔细观察,第7排怎样填?说说发现了什么?”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观察和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像第16页图上的小朋友那样边观察边讨论,经过相互启发明确:每排数都是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只要找出了这一规律,就可以由已知(前4排的数)推出未知(后面各排的数),从而知道发现并运用规律可以给解决问题带来极大的方便。

配合例题的学习,教材安排了一组课堂活动。同样是规律隐含在算式中,但侧重点却不同。第1题是看算式找规律,即发现其中的规律即可。第2题通过观察算式,不仅要发现其中的规律,还要运用这一规律,比较简便地算出它的结果。因为是课堂活动,应注意突出学生的活动性,教学时要激励学生人人都参与观察发现规律、总结规律的活动,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观察和交流中增长才干。

关于练习三中一些问题的教学建议,教学练习三第1题时,先让学生看清每一张卡片上的题,找找它们之间有没有联系。教师可提出:“不用计算,同学们能把得数相同的算式用线连起来吗?试试看!”鼓励学生去发现,并大胆地把自己的发现讲给大家听:22×8=44×4,我发现22扩大2倍是448缩小两倍是4,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它们的积不变。对学生的发现,教师要及时地给予评价,以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和愿望。

2题从数列中去寻找它们排列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个内在规律依次填出后面各数。第(1)题是按前两个数的和是第3个数的规律排列的;第(2)题是按前两数的积是第3个数的规律排列的。引导学生按照发现的排列规律填出了相应的数后,可以让学生仿2题的形式,自编一组隐含规律的数列,再与同学进行交流。

4题是从1开始的等差数列求和的运用(给学生不用讲明这一知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有所体验,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即可)。每题都是把等差数列所得的和写成两个相同因数相乘的形式,并且有几个加数,因数正好是几。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去发现这一组算式中隐含的规律,再把这些规律讲给同学听,然后根据这样的规律填出后边括号里各数。

5题的最后一小题,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可让学生自己填空,启发他们尽可能做到填法的多样化。填出数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填数时的想法。可以问学生:“最后这道题,方框里还能填哪些数?有多少种填法?”学生在运用规律进行练习的过程中感受到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给解题带来的方便,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8题集知识性与趣味性为一体,让学生猜一猜盒里可能有多少个鸡蛋。教学时可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不仅猜出盒子里可能有多少个鸡蛋,还要说出猜测的根据,再请同学们评一评猜测的结果是否符合题意。本题的答案并不惟一,装32个或36个鸡蛋都符合题中的要求。若学生没注意图中盒上“3□个装”的标识,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仔细观察。

19页的思考题不要求全体学生完成,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计算后观察得出,每题中的第二个因数都是11,“两位数乘11的积就是这个两位数错位相加的和”的规律。再让学生用这样的规律写出最后4道题的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