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础,也是学生借助一位数乘法的已有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学习的重要内容。“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始终坚持的要求。安排得法,学生不仅能掌握多种口算、估算方法,而且还能为进一步探索两位数乘法的笔算方法作好准备。
本小节安排了4个例题,包括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等内容。一位数乘法的口算学生已基本掌握,在此基础上学习两位数乘整十数、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只要注意知识的迁移,学生并不会感到困难。因此,教材在第1页安排了一幅小学生在体育馆活动的情景图。体育馆的环境及设施学生在生活中常见,容易唤起学生回忆,激起学生学习的心理需要。情景图中3个同龄人数座位时的交谈让学生感受到这些都是求“这个体育馆能容纳多少人”的基本条件,从而激起学生想解决问题的愿望:这么大的体育馆,“A区有10排,每排48座”,“有6个区”,“每个区的座位数差不多……”到底能容纳多少人呢?问题本身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一定的挑战性。
例1、例2重点教学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但各有侧重。例1重在理解48×10可以怎样算。教材通过利用主题图的资源,再次出现算体育馆A区座位有多少个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又通过3位同学对话交流的插图,一方面介绍48×10可以怎样口算;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知道口算方法的多样化,即 48×10可以理解为因为 10个十是 100,48个十是480; 9个48是432(已学过),再加上1个48是480; 48的10倍得480等。再经过“填一填”的口算练习,引导学生去发现并概括出无论哪个两位数乘10,都是在求这两位数的10倍是多少,因此只要在这个两位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就行了。
例2主要是学习口算一个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方法。在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会口算48×10的基础上,继续学习 25×30的口算方法,学生已没有太大的问题。怎样口算呢?方法也不止一种:可以先口算 25×3得 75,再口算75×10得750;也可以先算25×3得75,再在75的末尾添上一个0得750;还可以这样口算, 30×5×5得750等等,教材插图借学生的口交流不同的口算方法,一方面让学生在学习中加深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集思广益,想出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紧接例2的算一算,为学生掌握口算方法提供了巩固练习的机会,学生口算出结果后,教材让学生说一说“还可以怎样算”,以体现口算方法的多样化。
例3是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这里主要是通过两个学生的对话,引导学生明确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既可以利用例2所学的口算方法,还可以直接口算一位数乘一位数(表内乘法),再在积的末尾添两个0。
例4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为了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教材把学生熟悉的体育用品作为学习的素材——估算11个皮球所需的钱数。根据货架上的球类及标出的单价,学生很快就会知道求11个皮球大约多少元应该列出 18×11这个算式。怎样估算呢?插图中的小组讨论给学生以启示:估算的方法与口算一样,允许有不同的算法;估算与口算不同的是先要把因数看成一个和它接近的整十数,再利用口算来算出得数。由于是先把因数看成一个与之接近的整十数,所以算出的积只是一个近似数。
为了配合例题的学习,教材安排了两组富有情趣的课堂活动。第1组是在例1、例2之后,用相互出题口算和看卡片算出积这两道题来巩固口算。这一活动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既能巩固口算方法,又具有活动性。教材让学生两人一组,采取相互出题练口算和抽取卡片练口算的形式,这样安排不仅可以活跃课堂,而且保证每位同学都有参与活动进行口算练习的机会。第2组课堂活动安排在例3、例4的学习之后,共有两道题,一是两个小动物举出写有算式的卡片,不用计算,直接说出积的末尾有几个0;二是看卡片上的算式,估算出各式的积。这样的活动既巩固了口算、估算的方法,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和分析判断的能力。
如何使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估算是本节教材的重点。为了突出这一重点,在练习中安排了适量的口算、估算活动,并注意突出习题形式的多样性和习题内容的挑战性。例如第3~6题、8题,就采用了填空、连线、夺红旗、图文题等不同形式吸引学生进行口算练习;第7、9题的估算,既要求学生能用不同方法正确估算,还要求学生要和同学交流自己估算的方法。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练习一第1题学生边口算边填表,通过完成填一填,从中体会统计的优越性;第8题的答案不惟一。这样的练习体现了一定的挑战性和开放性,它能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