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算和估算(一)

何彦彦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的口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采用多种方法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培养类推的能力

3.能从现实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能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如何使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

单元主题图,情景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到市体育馆观看篮球比赛,瞧,这就是市体育馆。(展示单元主题图,不出现对话框)

教师:你想知道些什么?

学生1:我想知道体育馆有几个区?

学生2:我想知道A区有几排,每排有几个座位?

学生3:我想知道体育馆一共可以容纳多少人?

教师:这些问题我们请图中的小朋友来帮助我们好吗?

根据学生的提问点击小朋友依次出现对话框。

[点评:依次出现对话框,体现学习的顺序性。]

教师:看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

学生1A区有多少个座位?

学生2:市体育馆一共可以容纳多少人?

……

从学生提的问题中抽出:“A区有多少个座位?”这个问题进行解决。

[点评: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养成主动质疑的习惯,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

教师:要求体育馆A区有多少个座位,怎样列算式呢?(列出算式)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怎么口算48×10?哪位同学来说说自己的算法?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我是这样想的,10个十是10048个十就是480

40×10+8×10

48×5+48×5

48×2×5

10×6×8

48×9+48×1

48扩大10倍,就是480

教师: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能应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相信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算法,你能把自己口算48×10的算法说给同桌听吗?(同桌两人互相说算法)

教师:用你喜欢的算法来计算第2页的算一算,把结果写在书上。(集体订正)请同学们观察这4道题(包括48×10),通过口算,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

学生1:我发现每个算式中都有10

学生2:我发现他们都是两位数乘10

学生3:我发现一个两位数乘10就在这个数后面加一个0

教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如果两位数与其他整十数相乘,又该怎么算呢?

[点评:重视计算方法的探索,把问题放手交给学生们去讨论完成。学生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交流比较中,更好地理解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2.教学例2

(出示例2的情景图)请学生观察主题图

教师: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学生:一共有多少袋面粉?(教师点击出现小男孩的对话框)

教师:你能解决吗?从哪儿知道的?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说法:

学生1:我从图中数出来的。

学生2:我用3×10得来的。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那你知道这些面粉的共重多少吗?(出现另一个对话框)你会列式计算吗?试一试。

教师:这道题你准备怎么做?把你的算法先讲给同桌听一听。

谁愿意把你的算法讲给大家听一听,可能有以下几种:

学生125×30,先算25×3,再用75×10

学生225×375,在75后面添上一个0

学生325×6×5

学生430×5×5

……

教师:同学们想得好,计算得也很正确,有的同学把两位数乘整十数变成

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一个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进行口算;也有的同学采用把两位数先乘一位数,再把积扩大10倍的方法。大家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教师: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第3页的算一算中的3道题(集体订正)。

[点评:把问题交给学生自己研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索,讨论交流,发展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巩固学习

(1)学生互相出题算一算。

(2)看卡片算积,一个小朋友拿卡片,另一个小朋友说积。

四、课堂小结

教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同学们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