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1.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1个主题图、2个例题、1个数学文化、1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二十一。例1是通过对年历的观察,让学生认识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除2月外),例2专门研究2月份的天数,帮助学生掌握平年和闰年的知识。

主题图是用蒙太奇式的手法,把几组有联系的画面组合到一起。上面是地球绕太阳转的天文现象,下面是一些孩子的生活情景和讨论情景。形象地说明了这个单元的内容既涉及数学知识,还涉及天文知识,是数学知识与天文知识的有机结合。主题图用蒙太奇的画面提示学生学习本单元时要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用观察和想象相结合的方式学好本单元知识。主题图的下方还出现了2个相对独立的有关年、月、日的生活情景,让学生感受本单元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本单元的学习中来。

例1从观察1幅年历入手,引导学生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的顺序是先了解1年有多少个月,再了解各月有多少天。了解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由一些学生观察年历,一些学生填表作记录。在观察的基础上展开交流,由有生活经验的学生告诉其他学生大月、小月的概念,估计全班学生应该有一部分学生知道这个知识,如果全班学生都缺少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大月、小月的概念也可以由教师直接给出。学生交流时留下一个“2月是一个特殊的月份”的悬念,留到例2解决。在学生知道了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的基础上开始引导学生掌握记忆大月和小月的方法,教科书上介绍了拳头记忆法和顺口溜记忆法,实际上除了这两种记忆法以外,还有很多的记忆法,教科书通过“你还有哪些记忆方法”,引导学生说自己在生活中了解到的记忆方法。

例2主要引导学生了解闰年和平年,通常每4年里有1个闰年,3个平年,公历年份能被4整除的年份通常是闰年。但是由于学生只学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而公历年份除以4要涉及四位数除以一位数,学生的计算知识达不到这个水平,就是说,学生由于受知识的限制不能掌握用除法来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式,因此,教科书回避了用除法来判断平年和闰年的方法,改用由观察入手,通过对9年间2月份天数的观察,让学生直观地发现这些年中的2月有些是28天,有些是29天,在此基础上教科书直接给出了“2月有28天的年是平年,有29天的年是闰年”的结论,至于哪些年份是平年或闰年,教科书仍是采用观察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发现“每4年中有3个平年、1个闰年”。要注意的是,这个结论是针对上面哪个表说的,都是“4年一闰”和“400年又闰”的年份,因此,这个结论是准确的。至于具体的哪些年份是闰年,只能靠学生对年历的直观观察和对“4年一闰”的推算来完成,还不能用年份除以4的方法来判断,后面的练习中也没有用年份除以4来判断闰年的题目,这是和原来的教科书区别较大的地方,要引起教师们的关注。

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年和闰年的理解,教科书用数学文化的方式介绍了平年和闰年的由来。以前的数学文化一般都是安排在相应的知识小节后的,但是这里为了教学的需要,第一次把数学文化安排到教学内容中来,这不仅仅是一个形式上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它已经成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要安排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的阅读了解平年和闰年的来历和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的知识。由于学生年龄小,这些知识只能作为常识性的知识给学生介绍一下,不宜作过高的要求。

课堂活动安排了三个活动,实际上前两个活动内容都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完善和补充。第1题是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算一算1年共有多少天。下面呈现了学生各种算法,以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但是,无论学生用哪种算法,最终都能得出“平年1年有365天、闰年1年有366天”的结论,这个结论实际上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年与日的关系。第2题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有关年、月、日的其他知识在小组内交流,这里所说的“其他知识”是指教科书教学内容以外的一些时间单位,如“旬”、“季度”等。教科书通过图画的形式提示学生“1个月有3旬”、“1年有4个季度”这些内容都属于交流内容,当然交流的内容远不止这些,但是上旬、中旬、下旬和4个季度的概念是要求学生知道的,这些概念在后面解决问题中应用得相当广泛。

第3个活动是对班上学生出生的年份进行统计,通过这个统计活动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练习二十一安排了5个习题和1个思考题。其中第1题是通过填空这种方式强化学生对年、月、日之间关系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如自己是哪年哪月进入小学学习的,现在已经多少年了,这些题目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题中还有珍惜时间的教育内容,如每天记英语单词这道题,就渗透了珍惜时间的教育内容。

第2,3,4题分别用猜生日、说重大纪念日和说难忘的日子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其中猜生日用一个“猜”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所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说重大纪念日书中只作了一个范例,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纪念日。教科书中难忘的日子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题目,一是要求学生说出这个日子是哪月哪天,这就和所学知识挂上了钩,二是要求学生说出为什么难忘,通过学生重温难忘的日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5题是动手的题目,这道题的综合性比较大。教科书选择2008年,因为这是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年份,能通过这个题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让学生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月份,就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当然,通过这个活动,能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让学生体会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必然联系,同时也为后面实践活动的开展,作了一些基础性的准备。

2.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建议用2课时教学。

2.教学例1时,一方面要组织学生观察,另一方面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三年级的学生有的已经知道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了,教学中可以请这部分学生介绍自己知道的有关年、月、日的知识,学生对大月、小月的记忆方法,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选择。

3.教学例2时,要观察与分析相结合,并且可以把有29天的年份用不同的颜色显示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发现“4年一闰”的规律。

4.建议主题图和数学文化都设计成多媒体课件,用生动形象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了解年、月、日的形成。有三球仪的学校,应该用三球仪演示给学生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还可以推荐相关的天文知识给学生阅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更加深刻。

5.教学练习二十一第2题时,要注意对话框的呈现顺序,最好用课件或幻灯片形象地呈现对话框的先后顺序,学生把顺序搞错以后,理解题意就比较困难。教学完第2题后,还可以组织学生模仿题目的形式进行猜生日的活动,把自己的生日出成题目来“考”同学,这样让学生出题考学生,能增添学生学习的乐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

6.教学第5题时,除了按题目要求正确制作月历外,还要求制作的月历要美观大方。

7.思考题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一是2012年是闰年,因此2月份有29天。二是从2月8日到4月8日,一共有29-8+31+8=60(天),而60÷7=8……4,所以4月8日是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