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1.教学内容分析

这部分内容包括3个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练习二十二。这3个例题的内容分别是认识24时计时法、计算邮局的营业时间和计算小明的睡觉时间。

在24时计时法之前,教科书首先呈现了一个小连环画,通过这个小连环画引导学生对这个乘车时间误会的原因进行分析,是因为用12时计时法一天中有两个6时,因此“明天6时”的表述肯定不准确,也就是说这样的表述容易出错。当然也可以用“早上6时”或“下午6时”作准确地表述,但是这样不简明。这个事例很形象地表达了24时计时法的认知需知,有了这样一个认知需要,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有了以上事例的支持,教科书作出了“为了简明不易出错”,要使用24时计时法的结论。紧接着教科书在下面用图画的形式呈现了生活中使用24时计时法的情景,这3幅图分别表示交通、广播电视和邮电部门使用24时计时法的画面,说明24时计时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再一次用24时计时法的价值体验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同时对使用24时计时法的一些重点部分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

由于24时计时法是人为规定的,因此,在学生对使用24时计时法的意义理解得比较深刻的情况下,教科书采用直接告之的方式介绍24时计时法。在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的基础上,教科书用议一议的方式,要求学生说一说下午2时、下午6时和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各是多少时,在应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

要注意的是晚上12时有双重身份,从当天的角度看,它是24时,从第二天的角度看,它又是0时,教学中要充分启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这个特殊的时刻。例1是用24时计时法说生活中的时间的方式和在钟面上拨24时计时法的时间的方式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这里涉及的内容都是下午或晚上,都是指向时针走第二圈的时间,教科书用这样的方式,突出这个小节的学习内容。例2和例3都是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计算时间的问题,但是不同的是,例2只涉及当天的时间,它用画图法画出来只是当天24时中的一段时间,用算式计算是用终止时间减去开始的时间就是营业时间。而例3涉及两天的时间,它要把第一天睡眠时间算出来后,再和第二天睡眠时间加起来才是小明睡觉的时间。当然,这段时间也可以用线段图表示,但是它表现为两条线段的和。很显然,例3的难度比例2大得多,是本册教科书有关时间问题最难的题目。另外,例2还用图解法和计算的方式呈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例3用“还可以怎样算”发展学生的个性。从编排上来看这两道题都倡导算法多样化,从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例3还用“算一算你每天晚上的睡眠时间”的方式,一方面使学生把所学知识用于生活实际,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巩固,另一方面又对学生进行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教育。

课堂活动用对口令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强化巩固。但是要注意的是,“对口令”的这种练习形式对学生有速度上的要求,要求学生答得又快又对。

练习二十二安排了8个习题和1个思考题。第2题是用连线的方式引导学生把12时的计时法的时间换算成24时计时法的时间。第3题“芳芳的一天”中,上排的图是按顺序排列的,从左至右依次是:起床、升旗、中午放学、晚上看电视、晚上睡觉,然后选择下面的时间与上面的事件连接,以强化学生生活中的时间概念。第4~8题是24时计时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其中第4题运用申办奥运的题材,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第5题是比较来回车速,这就需要学生先算出来回时间,再进行比较。第6,7题分别计算李叔叔执夜班的时间和邮筒取信时间,让学生体会24时计时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运用。第8题用设计合理的作息时间表,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2.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建议用2课时教学。

2.教学24时计时法的意义时,应该让学生广泛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24时计时法,这样计时有什么好处,让学生深刻体会24时计时法的作用,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才有兴趣。

3.教学24时计时法的方法时,要用1个标有24时计时法的钟面作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认识24时计时法,并通过结合生活实际在钟面模型上拨指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理解。

4.教学例2和例3时,应该用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再现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在现实情景的基础上思考解答问题的方法。两个例题的教学都要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允许学生掰着指头1时、1时地数,也可以画图来看一看,也可以用算式计算。但是,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办法,每人至少要掌握一种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5.在练习的过程中,一是要注意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二是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尽可能地引导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的过程中体会所学知识的运用价值。

6.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除了让学生合理地安排作息时间外,还可以让时间抓得紧的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经验,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7.思考题的思考方法和例3比较接近,但不同的是,例3是整时的加减,而思考题除了要考虑整时外,还有分的加减,还要涉及时与分的换算,因此,思考难度比较大。但是这类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旅游时经常涉及这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一下这方面的问题,对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利的。因此,教科书将这个题目作为思考题出现。然而它和其他思考题不同的是,要鼓励学生积极动脑筋解决,学习基础比较好的班级,也可以作为教学内容来安排。这道题由于对教师来说答案比较简单,因此,就不在教参中给出具体的答案,请教师们自行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