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长》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会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探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过程中,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4.在认识图形周长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通过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等知识的学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形成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教材说明

周长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同时也是为后面学习圆的周长和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奠定基础。

本单元包括认识周长、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这两部分内容的关系是,认识周长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掌握了周长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认识周长是本单元最基础的知识,这里的周长概念不仅局限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而是包含所有的平面图形的周长,既有规则图形的周长,也有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这样编写的目的一方面是因为生活中大量存在不规则图形,教科书在五年级(上册)的教学中还将专门研究不规则图形,让学生提前感受一下不规则图形,对后面的学习有帮助。另一方面学生只局限于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也不利于学生对周长概念的深刻理解,甚至学生还会误认为只有长方形、正方形才有周长,其他图形没有周长。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列入学生的认识范围,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全面地建立起周长概念,为后面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作好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是紧接着周长概念编排的,这部分内容在编排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直观操作、展示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还十分强调对周长公式的应用,通过“围篱笆”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提示

1.加强操作和直观演示,切实建立周长的概念

理解周长概念是本单元的学习基础,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图形周长的客观需要。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加强操作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切实建立周长概念。教学中要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作用,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形象地展现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在此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通过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

2.突出学生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一个数学认知过程,即把教科书中的数学知识结构转化成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这一转化。教学中要突出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过程,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操作、分析、归纳过程进行必要的指导,尊重学生不同的探究方法,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让学生通过探究既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又经历了探究过程,能从中获得成功体验。

3.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突出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还要注意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首先要引导学生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共同的图形特征,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认识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4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它们都有4条边、4个角,并且4个角都是直角。”

然后在周长计算方法的探讨过程中让学生理解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都是求4条边的总长度,不同的是长方形是对边相等,而正方形是4条边都相等,所以在周长的计算方法上有所不同。教学中还要有效地利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探讨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事半功倍地掌握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