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沙坪坝南开小学 张焕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5,6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在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实践活动中感知1千克物品有多重,建立“千克”的概念。
2.掌握克与千克的进率,能进行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对物品质量的估计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建立“千克”的概念。
【教学准备】台秤、电子秤、体重秤、两袋500克的盐、大米、水果糖、苹果、萝卜等物品。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上一次的体检中,你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谁愿意说给大家听?
当一个学生说出体重之后,问一问,谁比他重?还有谁更重?咱们班上谁最重?
教师随机作记录:30千克、32千克、40千克、46千克……
教师:我们班最重的同学都没有老师重,我的体重是50 000克。
板书:50 000克
教师:看了老师的体重,你有什么感觉?
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说出的数大,同时启发学生说出老师用的单位和同学们用的单位不一样。
教师:为了便于比较,也为了记录简便,老师用来表示体重的单位应该与你们的一样,都用千克作单位。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克。(板书:认识千克)
[点评:“学源于疑”,本课通过教师的体重50 000克,引起了学生的疑问,老师怎么会这么重呢?这样的大数有力地冲击了学生的头脑,激发了学生思考的愿望。学生很自然地去观察与比较50 000克与30千克、32千克等,从中发现所用的单位不同,进而产生统一单位的需要。学生的学习来源于他们自己提出的要求,来源于解决问题的需要,这样的学习就会变得更加主动而有意义。]
二、探索新知
(一)认识1千克
(1)出示一袋500克的碘盐,用手掂一掂,再估一估它有多重。
请学生读出包装上的数据。
再出示一袋同样的碘盐,问学生:两袋这样的碘盐重多少?
启发学生说出两袋是1 000克,500克+500克=1 000克。
告诉学生1 000克就是1千克。
教师板书:1 000克=1千克
千克用kg表示。1 kg=1 000 g
(2)将这两袋盐放在台秤上,请学生看指针所指的刻度是1千克。
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重1千克?
将学生说到的一些物品放到台秤上称一称。(每组至少一种)
(3)学生一只手拿一枚2分硬币,另一只手拿1千克重的物品,掂一掂,说出自己的感受。
(4)讨论:你认为通常在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
结论:计量较重的物品有多重时,通常用千克作单位。
[点评:感受1千克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要帮助学生牢固地建立千克的概念,必须让学生亲自动手去实践操作。学生在称一称、掂一掂的活动中获得了直观的动作体验,切实地感受到1千克有多重。通过对1克与1千克的对比感受,学生真真实实地体验到1克很轻,1千克比1克重得多,为今后学生选择单位,估计质量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二)操作活动,称物品
每组拿出自己准备的秤。
(1)称出1千克盐、3千克大米、2千克水果糖。(也可以用作业本、数学书等代替)用手掂一掂。
(2)称8个苹果、3个萝卜,掂一掂,估计一下这些物品有多重,再称一称。
学生交流:你用什么工具称?怎样称的?
(三)克与千克的换算
(1)这袋大米重3千克,如果用克作单位,怎么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说出:1千克是1 000克,3千克就是3 000克。
3 kg=3 000 g(板书)
这3个萝卜重2 000克,如果用千克作单位,怎么表示?你是怎样想的?
启发学生说出:1 000克是1千克,2 000克就是2千克。
2 000 g=2 kg(板书)
比较这两个式子:3 kg=3 000 g2 000 g=2 kg,你发现了什么?
千克与克的进率是1000。把用克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要去掉3个0;把用千克作单位的数换算成用克作单位的数要加上3个0。
(2)填一填。(教科书第3页)
(3)老师的体重是50 000克,真的比全班所有的人都重吗?
50 000克就是50千克,全班最重的是48千克,老师比全班的同学都重。
[点评:对于克和千克之间的单位换算,教师既考虑到将千克换算成克,同时又将克换算成千克。这样的设计更能让学生真切把握克和千克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课堂活动
(1)对口令。(教科书第5页)
(2)填一填。(教科书第6页:第3,4,5题)
(3)分组活动,称一称。
选择一件你想称的物品(例如书包、椅子、桌子、学生……),估计一下有多重。
用台秤、电子秤、体重秤等,与同学合作,称出物品有多重。(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全班交流:你用什么工具称出什么物品有多重?
四、全课小结(略)
五、课后延伸
小猪重30千克,小猫重5千克,大公鸡重3千克,母鸡重2千克,两只小鸡分别重500克。它们要坐船去游玩,大木船规定不能超过33千克,小木船规定不能超过9千克。它们怎样坐船?
[点评:这个课后思考题的设计极具思考性、开放性与挑战性。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灵活地用到克与千克进率的知识。学生在课后去研究、去探索、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他们可以独立地思考,也可以与同伴或家长一起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合作学习、主动交流的好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