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
2.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3.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千米、米和毫米。
4.能结合生活实际,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5.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测量活动,并能克服测量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自信心。
(二)教科书说明
本单元主要安排了认识千米、知道毫米、简单的单位换算3个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厘米,知道分米的基础上编排的。由于千米是长度单位中较大的一个单位,学生要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难度较大。而毫米是长度单位中较小的一个单位,学生在学习、生活实际中用得也比较少,《标准》也要求学生只需“知道毫米”。所以,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体会千米的含义、建构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本单元的编排,重视结合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在活动中去建构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毫米,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教科书编排了4个例题,2个课堂活动,1个练习。同时,在本单元之后,编排了1个数学文化“计量的发展”。
首先,教科书编排的是“千米的认识”,共安排了2个例题。例1之前安排了一个情境图(让学生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例1中创设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对1 km的初步感知。通过“8个人站成一排”的实践活动,建立10 m的实际长度概念,然后通过“80个人站成一排,大约有100 m长”,“800个人站成一排,大约有1000 m长。”这个过程必须借助于估算和推理。如果说10 m的实际长度学生可以感受,而100 m、1000 m学生难以感受的,因而估算和推理十分重要。由此引出“计量比较长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并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推理活动,让学生真实地感受1000 m好长啊!
例2在例1的基础上,通过创设实践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走”的过程中去进一步体验、感受1 km有多长,从而主动建构1 km的长度概念,并引出1 km=1000 m。例2中提供了3个对话。其中,“教学楼大约长50米……”以及“10米,我走了20步,1千米要走……”这2个对话是引导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估计去感知1 km有多长。而“200米一圈的跑道,5圈是1千米”的对话,是对1 km的实际体验,通过跑1 km的时间长短来体验、感受它的长度,从而建构1 km的长度概念。
其次,教科书编排了例3“比一比谁长”,主要是千米与米之间的单位换算。这个例题的编排,重视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需求。学生要比一比谁长,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三峡大坝全长约2300 m,隧道长3 km”的单位不统一,没法比较,这就自然引发学生统一单位的认知需求,要统一单位就自然涉及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问题。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就容易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例4“认一认毫米”,是利用学生熟悉的、常用的直尺作为教具、学具引出毫米,然后选择“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 mm,10张纸的厚度大约是1 mm,芝麻的宽度大约是1 mm”这些材料引导学生建构1 mm的概念。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既容易接受,也感兴趣。但因对毫米的介绍只要求学生知道,所以,这部分的编排也相对简单一些。至于例4后面的“议一议”,是需要对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整理,理清各单位间的纵向联系。
教科书配合例题的教学,一共安排了2个课堂活动,包含7个题目。这些题目的设计,突出以活动为主,将学生要掌握的知识都蕴含在每个题目的活动之中。学生通过量、估、对口令、举例子、提问题、选单位等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一步主动建构1 km、1 mm的长度概念,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练习十三,共编排了11个基础题,1个思考题。第1,2,4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很紧密,既要用到学生所学的知识,也要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其中填自行车、轮船、火车每时行的距离需要调查或查阅资料。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调查的途径或方法。第3、5、6题,涉及千米与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其中第6题既涉及单位换算,还要进行加减。第7,8,11题是开放型题目,其中第7题答案不唯一。这些题目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性,重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思考题是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题目,涉及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单位换算。这道题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思考题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掌握,只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
最后,教科书在第95页以连环画的形式介绍了数学文化“计量的发展”,主要介绍的是我国计量的发展历程。从远古时候人们用物品相互之间直接比较,到后来人们采用自己的手指、臂长等自定标准进行度量,再到秦始皇统一计量器具,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我国于1986年7月1日颁布了计量法,全国上下开始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对这些数学史料的了解,可以丰富学生的数学视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热爱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