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毫米的认识(教学片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0页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测量感知

教师:老师知道孩子们喜欢听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童话故事吧。课件出示:小蚂蚁一家住在一幢漂亮的别墅里。一天,顽皮的蚂蚁弟弟在楼梯扶手上练习走“平衡木”,“咔嚓”一声,扶手折断了一段,楼梯多难看呀,再说,蚂蚁妹妹每天上下楼梯都得扶着扶手走啊,多不方便啊!于是,蚂蚁爸爸决定自己动手做一段扶手。同学们,蚂蚁爸爸要做多长的扶手才合适呢?

教师:扶手到底有多长呢?在各组桌子上的篮子里有一根小棒,请小组合用量一量,它有几厘米?学生汇报:

学生:3厘米多一些。

学生:4厘米少一些。……

教师: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有时得不到一个准确的结果,需要一个比厘米还小的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二、探究新知,建立概念

1.直观感知1毫米

1)指导学生观察直尺,小组合作将观察结果填入表内。刻 隔(cm)厘 数小 数每小格的长度关系0~11~24~59~10(全班汇报,教师再根据学生汇报结果填媒体显示的表格)

教师:孩子们通过观察直尺发现了什么?

学生1:有的刻度线长,有的短。

学生21厘米中间还有一些小格。

教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刚才你们数的每两个刻度之间有几个小格?学生……学生汇报后并填入表格第12栏。

教师:每个小格的长要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每个小格的长度一样长。

学生: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将学生汇报结果填入表格第3栏。

教师:每个小格有多长呢?有的学生可能说出“1毫米”,教师马上追问“你们怎么知道每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的?”

学生:我是……教师小结:你真是善于学习的好孩子。是的,1厘米中间的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

2)学生活动:让孩子们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并与同桌交流。

教师:通过观察直尺,我们知道1厘米中间有10个小格,每一小格是1毫米,那么毫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11厘米10毫米相等。

学生21厘米等于10毫米

学生310毫米就是1厘米。教师归纳,板书:1厘米=10毫米

2.体验感受1毫米的长度

教师:估计一下,桌子上篮子里什么东西的厚度可能是1毫米。学生猜,再实际量一量,得出: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教师:1毫米如何用手势表示呢?学生先讨论再实践,然后全班汇报,并抽学生上台演示,教师再规范动作后,学生反复练习,睁眼看一看,闭眼想一想,体验1毫米的长度。

教师:想一想,你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学生:2分硬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学生:我的直尺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学生:我的三角尺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学生:10张图画纸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3.介绍毫米用字母表示

教师:孩子们知道米用字母“m”表示,千米用什么字母表示?厘米呢?分米呢?那么你知道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吗?

学生:知道。我通过自学,知道毫米用两个“m”表示,即“mm”。

学生:我是星期天上网看到“mm”表示毫米。

学生:我看到文具店的标签上写着:规格5 mm,妈妈告诉我那就是5毫米的意思……

教师:真爱学习。想不想我们亲自用字母写一写1毫米?教师念,学生写,抽几个学生板书。1毫米4毫米6毫米8毫米12毫米 18毫米

4.认一认,用毫米作单位测

教师:(课件出示)你们看,蚂蚁爸爸为了使修补好的栏杆扶手更漂亮,还给它涂上了五彩的颜色。你们想想看,红的这段是多少毫米?绿的呢?学生通过媒体观察后汇报,然后动手测量篮子里的模具扶手及其他物品的长度有多少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