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除法计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2~6的乘法口诀,初步认识了除法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是学习除法计算的开始,也是进一步学习表内除法以及今后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本节教材包括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两方面内容。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都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1、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重点是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教科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出发,按被除数大小把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编排成被除数不超过12、被除数不超过36两段。
第一段里,被除数不超过12,即所用的口诀中积不超过12。教科书中的例1,用猴妈妈把12个桃分给小猴的事例引入除法计算。由用多种方法求出12÷3的商,到用乘法口诀求12÷4的商,给学生探索的空间。教学内容丰富、生动,重点突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段里,被除数不超过36,让学生用2~6的任意一句口诀求商。教科书中的例2,以植树造林绿化荒山的事例设计情境,引出乘法算式和相关联的两道除法算式。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体现了把计算教学置入生活情境的编写意图。同时,有利于学生借助乘除法的关系理解求商的思路,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练习五中安排了12道练习题。主要用以巩固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例如第1题分气球、第2题鸽子归巢、第3题送信、第4题乒乓球比赛、第5题选玩具……增加练习的趣味,为学生以愉快心情参与练习活动创造了条件。
2、解决问题。
本节正式教学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这部分教材分作两段编排。
第一段,用所学除法知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教科书中的例3和“做一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有趣的资源,让学生从中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根据除法的意义,运用除法解决提出的问题。通过运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可以进一步加深对除法含义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第二段,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实质是分别用乘法、除法解决两个相关连的简单问题的过程。例如根据“12元买3辆小汽车”解决“买5辆小汽车用多少钱”,就要解决“买一辆小汽车用多少钱”和“买5辆小汽车用多少钱”两个问题。这样的实际问题事例情节比较复杂,是教学的重点。
教科书中的例4和“做一做”,以学生熟悉的购物和摆花盆事例创设情境,为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把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置入熟悉的活动情境中,使学生感到亲切,减轻解决问题的心理压力。同时,借助熟悉的活动,学生容易确定先要解决什么问题。这就为解决提出的问题铺平了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