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米作单位量长度》内容分析和教学建议

1.教学内容分析

本小节主要包括认识米、感知1米的长度,会用米尺或卷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等内容。

上节内容“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的学习为本小节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此时再进行“用米作单位量长度”的教学,学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基础都已具备。教科书在第62页安排了一幅插图:以黑板为背景,一位教师手中握着一把米尺,介绍1 m的长度。一方面,这样的图画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学生非常熟悉,极易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把黑板作为背景,也暗示学生像量黑板这样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作单位。教科书在第62页安排了3方面的内容:一是让学生感受到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常用米作长度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二是直观地认识米,知道1 m的实际长度,并从米尺上看出1 m等于100 cm;三是让学生通过两臂左右伸平,用米尺互相测量的活动感受1 m的长度,从而建立“米”的观念。“说一说”一方面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指出自己身边、生活中所熟悉的哪些物体长约1 m,进一步建立1 m的长度概念;另一方面,也在说的过程中感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知识,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科书第63页例1,安排量黑板的长和宽,例2安排用卷尺量教室的长和宽,两个例题都是测量活动。这部分内容是紧密配合学习测量方法安排的,一方面让学生感到测量较长的物体或较长的距离,再用厘米或分米作单位就极不方便,选用米作单位的确比较适合;另一方面让学生利用已学到的测量方法测量教室、黑板的长和宽,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测量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到测量知识的价值。

课堂活动的第1题是安排学生4人一组用米尺或卷尺互相量身高,为测量的简便,最好选用卷尺。这一活动学生非常感兴趣,也有利于学生合作学习,一方面通过图示向学生说明测身高的方法:尺子的0刻度和脚跟对齐,尺子紧靠人体,头的顶部所对刻度就是人的身高;另一方面,将4人测得的身高填入表格,引导学生观察表中数据,可以让学生再次体会到统计表能清楚直观地反映出数量多少的优越性。第2题是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长度大约是1 m的物体,并实际测量。这一活动的安排,一是有意识地渗透估计的思想,先估计哪些物体约长1 m,如教室门的宽度,有些窗户的长度,讲桌的长度等;二是验证估计的结果。它一方面让学生懂得估计数与准确数之间经常是有差异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检验学生头脑中1 m的长度概念是否已初步建立。

练习十三的习题以活动为主,采用多种形式呈现活动内容,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测量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实践中去发现数学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增强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十三中第1,2,7,8题都侧重于旧知识的复习。第1题是用厘米作单位分别量出长方形、三角形各边的长度。长方形长、宽的长度量出后,还可以挖掘一下长方形相对的边长度是相等的这一相关知识;三角形边长量出后,也体现了勾股定理的孕伏。第2题是看图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一方面有利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以巩固长度单位的概念。第7题和第8题都涉及有关逆向思维的问题。第7题蜗牛赛跑的距离要把图中蜗牛对话作为条件来思考,即已经跑了的85 cm+还要跑的15 cm=全程。第8题也要认真理解图中两位女孩子的对话。跳绳的长度是3个6 m,再加余下的2 m。第5题可以组织学生在测量活动中,填好每次跳的距离后,要认真看表回答问题。第6题通过分组测量后,引导学生说一说,一方面学生通过测量可以发现,在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同这个人两臂左右伸平之间的距离非常接近这个有趣的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测量去进一步发现更多有趣的问题:如人的身高约是脚长的7倍;手指的宽度约1 cm;手掌的宽约1 dm等等。第9题、第10题体现了开放性,第9题用什么办法量出树干的周长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只要可操作都行,然后再按学生自己提出的办法去测量出树干的周长。第10题测量范围更广,学生在家中任意选择物体量长度,再与同学交流,通过这一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测量的基础知识,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根据物体选择适合的长度单位和简便易行的测量方法。

第67页“你知道吗”是介绍长度单位“米”的来历这一数学文化。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科书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呈现形式,简述了“米”这个世界通用的长度单位的诞生过程,其中内容极为丰富,也给学生提供了诸多的信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建议

本小节可用2课时完成教学。主要内容有主题图,2个例题,一组课堂活动以及练习十三的10道练习题。

教学时,可先让学生看教科书第62页主题图(也可把这幅图制成图片投影在屏幕上),说说这是在什么地方,再请学生用厘米作单位去量一量教室里黑板的长度,并说一说有什么感受。由于学生在实测中感到麻烦和不方便,从而引出教科书中的第一句话:“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米作单位。”这样不仅解决了为什么要用米作单位量长度以及何种情形下用米作单位量长度的问题,而且也使知识衔接自然,让学生从中体会到量不同的物体应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接着是学生认识米尺、米的字母表示方法,以及直观了解米与厘米的进率关系。这一环节可以采用分组学习,每组学生都有一把米尺。分组前,教师可以提出如下3个问题:(1)米可以用什么字母表示?(2)看一看,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3)自己比一比,1米大约有多长?然后让每一小组同学带着这3个问题学习讨论,相互说一说、比一比,再以组为单位,汇报学习的结果,初步建立“米”的概念。

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操作活动。让学生仿照教科书第62页下图那样,把两臂伸平,相互用米尺量一量两臂之间的长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再次感受1 m的实际长度,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另一方面,学生经过动手操作,又可以进一步巩固测量的方法。这时,再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 m,以及量哪些物体的长度要用米作单位,学生应该不会感到困难。学生列举出的物体只要误差不是太大(比如:教室门的宽度约是1 m,还有黑板的宽度、日光灯管的长度、讲桌的长度、某个同学的身高等等,都约是1 m),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教学例题时可采用活动的形式进行。例1教学用米尺量黑板的长和宽,可让学生合作测量后,并记录在教科书第63页表中。教师要多派几组学生参加这一测量活动,并让学生说一说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引导学生在合作测量的过程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例2的教学在例1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更放手一些,尽可能地让全体学生亲身实践,自由选择测量工具(例如米尺、卷尺、绳子等),经历用不同的方式测量教室长、宽的过程,再说一说测量时分别要注意什么问题,例如,用卷尺量时,一定要把卷尺拉直,才能减少误差;用米尺量时,每量1 m,需作好标记,再量时,要用米尺的零刻度线对准标记以减少误差,最后还要把每次量的结果加起来;用线绳测量教室的长、宽与用卷尺相同,一定要拉直线绳。无论用什么工具量,都要紧靠墙角线,才能保证其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等。总之,学生在测量活动中能说出一些注意点,教师都应肯定,重在让学生掌握测量方法,获得初步的测量技能。

课堂活动可以按教科书的要求,第1题分4人小组相互测量身高并把结果填入表中,然后看一看、说一说,组里谁最高?再一次让学生体会统计的优越性。测量人的身高有一定难度,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测量中相互配合,被量的同学要直立,测量的同学先要用零刻度线对准被量同学的脚跟,再拉直卷尺,最后用一直尺轻压被量同学的头顶,直尺所对卷尺的刻度就是被量同学的身高。第2题可先让学生按自己建立的1 m的概念先说说教室里长度约是1 m的物体有哪些,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物体进行实际测量,以检验自己的估计是否与之接近,从中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关于练习十三中一些习题的教学建议。第1~2题都是有关测量的问题。第1题学生用厘米为单位量所画平面图形的长度。量完后,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的长和宽、三角形3条边的长度各是多少厘米,再引导学生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道理说一说长方形的另一条长,另一条宽分别是多少?怎么知道的等。当学生量出三角形3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 cm,4 cm,5 cm并填在图上后,教师可以适时地告诉学生,随着知识的增加,像这样的直角三角形,只要知道了其中两条边的长度,第三条边不用测量就可以知道,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3,4题主要针对长度单位间的换算进行练习。第3题凭借单位间的进率就可得到结果;第4题各长度间的大小比较不一定能直接进行,需要先作一个单位间的换算才能得到结果,如:19 cm○2 dm,想:因为2 dm=20 cm,19 cm小于20 cm,所以19 cm<○2 dm。教学时,最好能鼓励学生都说一说,自己进行换算的思维过程,尽可能地把内部语言外显出来,以利提升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

第5题是记录自己立定跳远的5次结果,测量时长度单位由学生自己选择,只要能正确表示测量结果就行。然后自己再比较一下,说说跳得最远的一次是多少,跳得最近的一次是多少,并总结一下跳得最远的一次的动作要领。

第6题的测量活动最好分小组进行,可以先让学生明确两臂间的距离是指两臂伸平后,从左手中指尖到右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学生测量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个数据与自己的身高数据比较一下,并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然后教师再给学生讲一讲人身体上的一些数据,以激起学生测量验证的兴趣。

第7题、第8题都是有关逆向思考的问题。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完成,然后请学生谈谈自己解这两道题的思考过程。第7题主要突出:蜗牛跑的距离=已跑的85 cm+还要跑的15 cm;第8题绳子原来的长度=每段6 m×段数+还余的2 m。学生的语言表述只要意思清楚,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第9,10题答案不唯一,具有开放性。第9题测量树干一周的长度是多少可用哪些方法,最好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答案。由于每个学生的直接经验和生活经历不同,所想到的办法必定有差异,所以要鼓励学生尽量想出多种办法,以培养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如:用绳绕树一圈,作上记号,再用米尺量出这截绳的长度,就得到树干的周长;用卷尺或皮尺直接量树干一周的长;张开自己的双臂去围树干,就知道它的周长……只要所说方法可行,能够操作,都可以。第10题让学生把测量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进行实践活动,使测量选择范围更宽泛,学生通过在家中对所选物体的测量,既巩固了有关测量物体长度的知识,又使他们感受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第67页的数学文化是关于长度单位“米”的来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时,教师可以把4幅图分别出现在屏幕上,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内容,再让学生把自己了解的内容和同桌或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把自己了解到的数学文化——“米”的来历讲给家人听,让学生在数学文化的学习中激起对数学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