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的乘法口诀》内容说明和教学建议

1.例1的教学。

选用龙舟赛这种喜庆活动为背景教学9的乘法口诀,一方面使学生体会9的乘法口诀是为了解决9的连加的实际问题而产生的,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在社会活动中需要有一种朝气勃发、齐心协力的团体合作精神。

记忆口诀的难点是能否正确确定每一个积。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本单元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了这样一个准备环节:让学生用加法计算出同数相加的和的练习。本例中的袋鼠跳格图就是通过袋鼠的均匀跳格(每格为9),让学生逐一算出2个9相加、3个9相加……9个9相加的结果,使学生清楚知道9的乘法口诀中每一个积的来源,理解相邻两个积之间是一种相差9的关系,为学生正确总结出9的乘法口诀,正确算出口诀中的每一个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袋鼠跳格图的另一个重要功能,是突出在一维空间数轴上的点与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通过让学生在袋鼠每跳一步的落脚点下面的方框里填数,使学生体会数轴上的一个点与一个数之间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

教材没有给出完整的9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有意留出空白,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完整写出9的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体会每一句口诀的来源,经历每一句口诀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

例1的教学可分3个层次进行。

(1)先出示主题图(用教学挂图或制成动态课件),让学生通过观看一幅争先恐后、奋力拼搏的龙舟赛场面,从中受到勇往直前、团结合作的感染,同时又体会到数学的无处不在:这幅图中有几条龙舟在比赛?每条龙舟上有几个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龙舟赛?这些数学问题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由此引入本节课的教学。

(2)接着做9的乘法口诀的准备练习。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关于9的连加练习(在数轴下面的空格里填数),通过计算,使学生理解1个9是9,2个9相加是18,3个9相加是27……9个9相加是81,为总结出9的乘法口诀做好准备。

(3)最后放手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自己动手写出9的乘法算式,算出得数,并总结出9的乘法口诀。写好后,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在全班展示交流。比一比哪些组的同学写得又正确又美观。

动态展示袋鼠跳格图。先出示一条数轴,在数轴上标上一点,并在这点下面写上“0”。

接着,出示一只袋鼠均匀跳格的动态过程,从0点开始,每跳一格,就在袋鼠落脚处点上一点,并在这点下面标上相应的数字或方框。

让学生通过观察袋鼠均匀跳格的全过程,看出数轴上的点与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

写9的乘法算式时,开始只要求学生写出如第84页左边一组(或右边一组)算式,并同时总结出乘法口诀。在口诀得出以后,提问:“一句口诀可以写几个乘法算式?”再让学生完成如第84页右边(或左边一组)算式的填空。这样分两个层次先后写出两组乘法算式,目的在于使学生能集中精力正确算出每道9的乘法算式的结果,正确总结出9的乘法口诀。

2.关于练习十九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是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基本练习,呈现的方式比较活泼,除让学生按9×1、9×2…9×9的顺序进行练习外,也可任选一组数(如9×6)让学生说出得数。

第2题,是为加深9的乘法口诀含义的认识而进行的练习。通过让学生计算7个9(一个长方体由9个小正方体拼成)是多少,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乘法的含义。由于这题提供的素材是立体图形,通过让学生看图计算,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基本特征的认识。

第3题,这道题的教学功能是:(1)引导学生探索9的乘法的各个积的特征,利用这些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9的乘法口诀。(2)让学生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感受(9的倍数模型),经历用图象语言来刻划数学本质特征的过程。(3)培养学生探究的习惯、思考的习惯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练习时,应先让每个学生参与到圈9的倍数的活动中去,圈好后,让学生整体感知所圈的9个数(9、18、27…81)在整幅数图中的形状和走向,研究这一串数的特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请一位同学作好记录,把本组中发现的规律一一记录下来。最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整理出发现的规律。如:9的1倍比10少1,9的2倍比20少2……9的9倍比90少9;每个积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的和都是9;9×2的积的十位数是1,个位数是8,9×3的积的十位数是2,个位数是7;9×5与9×6、9×4与9×7、9×3与9×8、2×9与9×9这4对算式的积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是颠倒的……等等。

告诉学生,总结出来的这些规律,都可以用来帮助我们记忆9的乘法口诀。如,当你分不清6×9的积是54还是45时,可以这样推算:6个9的积比60少6,所以6×9的积应是54。

第4、7、11题是记忆9的乘法口诀的练习,第4、7题是用口说,第7题是用手写,形式不同,目的相同。第4、7题可以在同桌的两人间进行,互当小老师,一人背,一人仔细听,然后互换角色;第7题则让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写好后让一学有困难但写得对的学生在全班说结果,使该生有成功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8、9、13题是直接应用乘法的含义和9的乘法口诀进行练习的实际问题。练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一定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可让同桌的两人互相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如第8题:“两棵树相距3米,排成一字形,10棵树总长多少米?”)(2)根据题意,选择算法。如第8题,求9根长多少厘米就是求9个3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3)做完后检查一下自己算得对不对。养成检验的良好习惯。

第10题是关于7、8、9的乘法练习,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练习时,可动态出示表格,使学生清楚填表的方法,然后再独立作业。为了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可采用计时比赛的方式,对填得又对又快的学生进行奖励。

第14题是找规律填数的练习。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填数,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学生思考的角度是不同的,如,有的学生根据“从第二个数开始,每个数比前一个数多9”这样一个规律来填数;有的学生根据“10-0=10、20-1=19、30-2=28……”这样一个规律来填数;有的学生根据“从第二个数开始,十位上的数字逐渐增加1,个位上的数字逐渐减少1”这样一个规律来填数……通过交流思考过程,使学生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有不同的解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