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的乘法口诀》内容说明和教学建议

(1)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教学6的乘法口诀,练习与巩固1~6的乘法口诀和解决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完成练习十三中的习题。

(2)例7和“做一做”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教科书第61页例7,教学6的乘法口诀。教材呈现给学生一幅金鱼嬉水的画面,每条金鱼由6个△组成,为学生提供学习6的乘法口诀的实物图。图下面以列表的形式揭示金鱼条数与△个数的对应关系,既渗透了函数、对应思想,又是归纳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例7中,所有的乘法算式与口诀都是不完整的,请学生来完成。

教学时,可以根据例7图制作课件,呈现画面,也可以提供水面背景,让学生摆出每条金鱼……总之,让学生主动进入情景。接着,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填写图下面的表格,加深学生对1个6是6,2个6是12,3个6是18……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逐一列出乘法算式,编出相应的口诀。由于学生已有归纳乘法口诀的基本能力,这里可以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合作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

例7之后的“做一做”(教科书第61页),呈现用6根小棒摆成的六边形直观图,以口答“摆2个六边形用多少根小棒?摆……”巩固6的乘法口诀。

教学时,可采用小棒摆成六边形的直观图,也可以先让学生用小棒摆出六边形。接着让学生依序说出乘法算式和口诀。然后,再随意提问:摆×个六边形用多少根小棒,让学生说出乘法算式和口诀,使学生进一步熟悉6的乘法口诀。

(3)教学6的乘法口诀以后,教师要在室内挂的乘法口诀表上添上5的乘法口诀,以供学生平时练习。

(4)关于练习十三中一些习题的说明和教学建议。

第1题,通过对3组题中每两小题的对比、思考,揭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练习时,让学生直接填书上。然后请学生观察每组中的两小题之间的联系。想一想:6×3和6×4、6×4和6×5、6×5和6×6后一句口诀的得数比前一句大多少?为什么?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口诀含义的理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在偶而忘记某句乘法口诀时,利用相邻两句间积的变化规律,由与其相邻的乘法口诀,推想出忘记的乘法口诀。

第2题,巩固6的乘法口诀。题目以摘苹果的情景呈现练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练习时,根据画面情景用生动且带有激励性的语言说明题目要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摘苹果活动”。同时多备一些写好算式的苹果卡片,给更多的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第3题,练习1~6的乘法口诀。教学时,先向学生说明:左数第一列上的1~6和从上面数数第一行上的1~6都看作因数,把乘积写在两个因数交叉的位置上。接着以1×1、1×2和2×1为例,示范一下。学生明白后,再让学生独立做练习。

第5题,“用数学”。用实物图与“”给学生提出要计算的问题。教学时,先让学生理解图意,再口头表述题意。之后,让学生独立填写算式。

第6题,填空题。题目以图文结合形式给出一只蚂蚁6条腿的条件,让学生分别填出3只、6只蚂蚁多少条腿。题中小蚂蚁的形象十分可爱。练习时,让学生独立完成后,相互交流一下是怎样想的。

第7题,混合练习。以“看谁算得都对”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学时,可以要求学生把得数直接填书上。填好后,同桌交换评改。给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对算得全对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改正了错题的同学也给予表扬。给学生以鼓励,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第8题,练习1~6的乘法口诀。题目以图画呈现练习形式和内容,画面上一朋友手持数卡12问:几和几相乘得12?两个小朋友答“2和6”、“3和4”。由积想起,可以训练逆向思维。同时答案的不唯一,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寻求不同答案。练习时,可以分组做问答游戏进行练习,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的练习既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巩固知识,又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11题,“用数学”。题目用文字表述了要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并配有反映“每只小猫钓6条鱼”的图。教学时,让学生从文字信息中,发现要解决的问题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数据,然后解决问题。完成后,让学生互相交流,说一说题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让学生在交流中体验成功。

这道题后面安排有“想一想:7只小猫钓的鱼,比40条多还是少?”其用意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教学时,注意让学生说出结论的同时,说一说怎样想的。促使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教科书第64页下面安排了一个有趣的游戏,用于进行综合练习。教学时,可以先算出得数,填在书上,让学生看着说。接着,还可以让学生背着说,看谁说得全对。然后,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做游戏,两人一组一问一答,或一人一句接着说;5个学生一组,一句接一句循环说……看谁说得又对又快。并且,注意适时渗透要“保护青蛙”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