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科书分析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是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基础之上教学的,它是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的综合与拓展,也是学生今后学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重要基础。通过本节的教学,应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题的运算顺序,会口算、估算和用竖式计算。在本节的教科书中,共安排了3道例题,1个课堂活动和1个练习。教学内容的题材都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体现了数学的价值。
例1是连加。先通过一幅学生加入少先队的主题图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对话框呈现条件,并与问题一起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教科书这样编排,体现了内容呈现方式的多样性,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真实性。
本题可以口算或竖式计算,但重点是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关于13+18+16的口算,教科书中呈现了两种口算方法。左边的对话框(如图)重点体现根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来进行口算的方法。它要运用到数的分解、整十数连加、一位数连加及整十数加两位数等基础知识。右边的对话框(如图)
重点体现了13+18+16的运算顺序,也是运用口算来计算。当然,口算方法不只是这两种,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方式,可能会想出一些其他的口算方法。教科书提出的用竖式计算,体现了连加的运算顺序,是前面学习的用竖式计算的综合与发展。关于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有两种,一种是将两个竖式分开写,即:13+11831 31+1647;另一种是将两个竖式整理成一个连续的竖式,即13+11831+1647。第1种写法复杂一些,但更能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和方法,第2种写法比较简略。
例2是连减。例题以学生购买书包时遇到的数学问题为题材,通过一幅情境图来创设问题情境,并与图前的问题一起,构成了一道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图)。该问题的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真实性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图画中呈现的物品较多,学生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对图画作认真观察,对信息作分析选择,所以,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信息进行正确分析和选择的能力。本例题只呈现了用竖式计算,而没有提出口算,因为考虑到口算比较复杂。当然,有的学生可能用口算,但还是应让他们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至于竖式计算的书写格式,教科书仍然呈现了两种,左边的书写格式虽然较复杂,但学生更容易理解运算顺序和方法。右边的书写比较简单,但需要学生计算时特别仔细,否则计算容易出现错误。
例3是加减混合。例题以学生参加联欢会为题材,通过图画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班级人数牌、教师的对话呈现条件,并与最后提出的问题构成一道简单的实际问题(如图)。
该例题的主题图创设的情境和题材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同时该例题还渗透了对应思想,学生只有把总人数和椅子总张数对应起来比较,才能理解还差多少张椅子的含义。本例在引导学生探索48+45-80的笔算时,教科书呈现的竖式计算的格式和方法体现了48+45-80的运算顺序。由于学生已有连加、连减的算理和算法作基础,所以,学生容易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笔算方法。至于竖式的书写格式,与连加、连减一样,教科书中呈现了两种写法,但第2种(右边一种)学生在计算时应特别注意区分加与减。
课堂活动编排了1道题,共有3个摆小棒的操作活动,分别是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个类型。这3个操作活动通过学生摆小棒的过程来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连加、连减及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地列出算式算出结果。此外,第2个活动中的“摆……先拿走……再拿走……”,第3个活动中的“摆……先拿走……再添上……”等关键动词,既体现了学生的操作顺序,又体现了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练习十五共编排了9道习题。
第1~4题是连加计算的题目,与例1对应,第5~7题涉及连减计算,与例2对应,第8~9题涉及加减混合运算,与例3对应。
第1,2题是对连加计算的巩固,其作用是让学生对连加计算方法和运算顺序进行巩固练习。本组题可以口算,但重点还应该让学生列竖式计算。
第3,4题是应用连加计算解决问题。第3题用表格呈现信息,计算每个小朋友3周一共得了多少朵小红花,由于3个数从左到右横着排列,相当于一道连加算式。第4题需要把3部分合并起来求和,拓展了学生对加法意义的认识。
第5题对连减计算进行巩固练习,其目的在于巩固连减的运算顺序和方法。
第6,7题是用连减计算解决问题。第6题题材现实性很强,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使学生感到连减计算的应用价值。第(1)小题用连减计算,但也可以先算出两张成都到眉山的车票的钱(17+17=34(元)),再算应找回的钱(50-34=16(元)),当然这种算法怎样写横式还没有学习。第(2)小题直接把3张车票的钱加起来,学生容易理解。第7题用表格呈现信息,学生可以另写竖式计算,也可以直接借助表格进行计算。
第9题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综合性练习。解答该题的关键有两个:一是通过对话框中的关键动词列出算式,并理解算式的意义(如下了17人,该从32里减去17,上来12人,该在32-17的差里加上12,所以算式为32-17+12);二是启发、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该题应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2教学建议
1.本节内容可用3课时教学。
2.教学例1时,情境图的出示可尽量生动、具体一些,让学生通过情境图来理解算式的实际意义及算法。在情境图出示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感受情境内容,分析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13+18+16。算式出现后,先教学口算,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发表各自的算法,在讨论中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全班展示口算的思维过程,教师及时对口算方法进行点拨。教学13+18+16的笔算,是本例题教学的重点。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根据以前学习的笔算方法可以列两个竖式,如
13+18=31 31+16=47,也可以列一个竖式,当然,个别学生还可能3个数一起连加,如 23+18+16=57,这种写法也是正确的,但不提倡,避免学生在做连减或加减混合时也这样书写。无论哪种方式,都应注意格式,让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3.教学例2时,可用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提出条件和问题,也可以运用其他手段把主题图放大,分析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本例题仍然是以笔算教学为重点,但也可以结合进行口算。教学口算时,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口算,再小组交流,重点了解学生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关于笔算,教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想一想如何用竖式计算50-18,在师生一起用竖式计算出
50
-18
32
后,教师提问“再减13应从哪个数中去减,为什么?”并与学生一起探索如何列式。当然,如果学生再分开列出一个竖式,如
32
-13
19
也应肯定,但这里应重点让学生理解如何在
50
-18
32
这个竖式的下面,再接着写上“-13”,列成一个连续的竖式,如
50
-18
32
-13
,并计算出最后的结果。
4.教学例3时,可通过多媒体出示主题图创设情境,也可把主题图通过其他手段放大让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并让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关于48+45-80的口算,可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自己的口算过程和方法,教师给予点拨和指导。在这里,重点还应引导学生探索竖式计算的格式和方法。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在理解实际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竖式计算。如教师提问“如何用竖式计算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联欢会?”并引导学生列出竖式
48
+45
93
,然后教师再提问“椅子够坐吗?怎样用竖式计算?还差多少?”这里可让学生讨论、尝试,再作交流。此题有加有减,在把两个竖式合并成一个竖式时,教师应提示学生特别小心,不要把加法算成减法,或把减法算成加法。
5.关于课堂活动的教学。
要让学生在操作小棒的过程中去理解相应的算法,同时,教师要抓住关键词对每小题的操作进行引导,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运算顺序。
6.关于练习十五的教学。
第1~4题可结合例1的教学完成,其中第1,2题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在交流时,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是否正确。第3题应先让学生看懂表格,知道合计栏就是填每个小朋友得红花的总数,因此,应把前面3个数加起来。第4题先让学生仔细看图,明确情境图的含义。
第5~7题可以配合例2的教学完成。第5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在交流时,注意竖式书写是否正确。第6题可能学生会有一定的情境障碍,教师要先引导学生看懂车票上信息的含义,再独立解决,注意让学生根据问题回头去找信息。第7题应先让学生看懂表格,明确用每个同学原有钱数减去买学习用品和体育用品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再独立计算并填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