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活动:有趣的图形拼组》教科书分析和教学建议

1.教科书分析

这个实践活动是在学生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展开的,通过这个活动,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科书的重心落实在“拼组”两个字上,这就和前面单个图形的认识有所区别,突出知识应用的综合性。教科书还在“有趣”两个字上下工夫,使这个拼组活动尽可能地把活动内容与儿童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整个活动过程。这个活动的最大特点就是适用性强,在教室里就能开展这个活动,不会因为条件的限制影响活动的开展。所以,综合性、趣味性和适用性成为这个活动最明显的特色。

这个活动分别由拼图形、取名字、讲故事和说收获4个环节构成。

拼图形是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教科书采用了对照上面的图案拼组下面的图形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什么叫“拼组”,即是用几个基本图形组合成一个新的图形。因此在拼组时,要关注对上面的图案的分析,比如帆船这个图案,要分析它是由哪几个基本图形组成的?是怎样组成的?然后再用这些基本图形按这种组成方式进行拼组。这个环节强调学生动手操作,也是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个环节只限于简单模仿阶段,从学生的思维水平来说还不是很高。

取名字是对照拼组好的图形想象这个图形像什么。这是因为拼组的图形往往在似与不似之间,它表现了事物的主要特征,而忽视或省略了次要的地方,这种高度概括的图形是对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巨大的挑战。学生要把拼组好的图形与现实生活中的实物进行对比,并思考抓住了事物哪些主要部分来表现这个物体。所以取名字这

环节实际上是在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从学生的思维水平上来说要求比较高。

3个环节是讲故事。这是学生拼组图形的继续,在学生拼组图形的时候,就有意让学生拼组一些成语故事或一些童话故事,然后再让学生看图讲故事。这里学生拼组的图形只是故事的一个情节,但要看着这个情节讲完这个故事,就要求学生了解这个故事的全部内容。所以这个环节体现了数学知识与语文知识的综合,学生只有综合应用多学科的知识,才能完成看图讲故事的任务。

4个环节是说收获。在说收获之前,要求学生综合应用在图形拼组中掌握的知识,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这里不是拼某个单一的图形,而是多个图形来组成一个美丽的图画,这就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大家的努力来完成。在这个环节中,参与的学生越多,主意就越多,拼组的图形就越丰富。所以,在这个环节里应该强调集体的力量,从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生都有成功感受的基础上,再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收获,通过学生对自己收获的描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2教学建议

1.这个活动建议用2课时完成。

2.在活动前要求学生准备足够多的图形,不但数量要求多,样式也要求多。比如说同样是三角形,就要准备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当然学生不知道这些三角形的名称,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具体的三角形实物,告诉学生要像这样准备多种多样的三角形),而且这些三角形的大小都不一样。准备的图形越多,才有利于拼组各种不同的图形。

3.在拼图形的环节中,除了书上介绍的小树、小鱼和帆船以外,还可以找一些图案让学生照着拼图。但这些找的图案一定要有典型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的特征,有利于学生进行图形拼组。在拼组过程中,要求学生要先分析这个图案是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然后再进行图形的拼组。

4.在起名字这个环节中,除了要求学生对已经拼组好的图形能取出名字以外,还要求学生说一说你是根据这个图形的什么特征取的这个名字。它和生活中的这个实物进行比较,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比如卡车图形和生活中的卡车比,都有车轮和车厢,但图案上没有油箱、踏板、车门等设施,然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就是拼图的一个特点,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来拼图。

5.在拼图讲故事这个环节里,首先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故事,你最喜欢哪个故事,故事中有哪些主要人物,然后再让学生思考怎样把这些主要人物拼组出来。拼组人物的主要关节最好能动,这样便于学生讲故事时可以适当拨动人物的一些关节来配合讲解,使这个故事更加生动一些。

6.在拼组美丽的图画中,要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如有的学生会拼人物、有的学生会拼植物。但是必须有总的指挥,安排人物拼在哪个位置、植物又拼在哪个位置,这样才不至于使整个图形拼组弄得杂乱无章。由于拼组的图画面积比较大,建议在乒乓球桌上或地上组织这次拼组活动。

7.整个活动不但要注意拼组,还要在“有趣”两个字上下工夫。首先学生愿意拼组什么图形就拼组什么图形,不要作强行要求;其次要和学生的思维结合起来,让学生不断地思考“像什么?”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有趣”;第三可以在活动中穿插一些竞赛项目,比如看一看谁拼得最快,谁拼的图形最像,用这样一些竞争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这个活动的“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