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体和图形参考教案3

    “图形的转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中的内容。上学期学生已经学过“认识物体和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球、圆柱。这节课主要通过摆、拼、剪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一些特征,如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节课既是上学期认识物体与图形的延伸,同时也是后续学习内容———立体图形之间、平面与立体图形之间关系的基础。如果处理不好,要么是上学期知识的重复,要么会拔高知识要求。为了进一步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体现自主探索、多元开发的设计思路,我们在设计时主要突出以下两点:

    1.开放教材、活用教材

    按照编者意图,本节课教学内容包括完成例1———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包括一个做风车活动),例2———感知平面图形的关系两部分,课题为“图形的拼组”。一开始,我们的设计思路也是遵循教师用书这一思路。我们以为,例1的内容很少,学生已经在手工课做过风车了,不需要花很多时间,重点和难点应放在例2,更能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我们第一次备课把主要精力放在例2。可是,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如:学生对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是第一次认识,经验不足;对于数学术语,教学时间可能要用多一点。风车虽然是做过了,但需要的材料很多,特别是用到钉子,学生做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一来,教完两个例题似乎不太可能。于是,我们重新研究教材和教师用书,并与上一年教过一年级的老师交换意见,再找一些优秀的案例作为参考,终于大胆地冲破教材和教参的束缚,依据新理念重组了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这一节课内容分解为两课时,也就是例1为一个课时,例2为一个课时。并且在例1这一课时增加了“探究各种平面图形间的转换关系”,并按“感知特征”———“探究关系”———“做风车”这样的顺序来呈现教材。课题也相应做了调整,课题板书成改为“图形(一)”。这样的设计,能更好地展现教材内容,力求做到开放教材、用活教材,使教材为我所用,具有创新性。

    2.自主活动、操作探究

    参与是学生学习空间和图形的基础,对于图形的认识也是由动手操作得来的。所以在本节课中,我们不放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我们刚开始设计时,先引导学生观察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引发他们猜想,再通过动手折叠、比较等方法去进行验证,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后半节课“用一张圆形的纸剪出一个正方形”和“做风车”的活动中,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即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一步步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完成学生的自主性操作:剪正方形时,先让学生自学书本,然后照着书里的提示做;做风车时只提供完成活动的必需材料,让学生独立完成过程,使他们在自主性的操作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和设计思路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让学生观察小精灵的家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2.继续播放课件,小精灵:“长方形和正方形还有很多秘密呢,你想知道吗?”

    3.板书课题:图形(一)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以一种愉悦的状态投入到整堂课的学习当中。]

    二、实践探索,构建新知

    1.探索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1)认识对边。

    师:长方形有几条边?

    师: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你能找出这个长方形的另一组对边吗?

    (2)猜想验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师:小朋友们猜猜看,长方形的对边会有什么关系呢?

    师:把长方形上下对折后,你发现这组对边是怎样的?

    师:我们就说这两条对边相等。再看看另一组对边,它们又有什么关系?

    生动手把长方形左右对折发现短边一样长。

    课件演示上下、左右对折长方形,验证对边相等。

    师板书: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本环节原本设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先让学生猜猜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关系,再想办法动手证明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最后电脑演示验证的过程。)

    (3)猜想验证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师:那么正方形有几条边呢?

    师:正方形的四条边又有什么特点?

    师:你能不能用刚才折的方法来证明一下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同位交流后再动手操作、汇报。

    (生动手演示:把正方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

师:相邻的两条边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把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再对折,证明了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仔细观察,引出对边的概念。再通过观察图形的边,得到一个猜想,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证明他们的猜想,体现观察→猜想→证明的认知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探究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

    (1)长方形转换成正方形。

    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是一对好朋友。同位商量,能不能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纸?商量好了再动手做。

    (生自主交流看法,动手操作、演示。教师适时指出并分析学生出现的几种错误的折法。)

    师:噢,让我们来看看。原来呀,××同学(学生甲)的长方形纸是特殊的长方形纸,所以他左右对折,上下对折,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同学(学生乙)的长方形纸却不行。还有其他方法吗?

    (师与生一起折、剪,最后都能得出一个正方形。)

    (2)正方形转换成三角形。

    师:那你能不能找出正方形的好朋友是谁?

    (学生把正方形对折并沿折痕剪下来,就成了两个三角形。)

    师:你能把两个三角形变回一个正方形吗?

    (学生动手拼。)

    (3)圆转换成正方形。

    师:圆和正方形也是一对好朋友。怎样才能把圆变成正方形呢?

    师:我们先看看书本的方法,再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碰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同桌商量后再做。

    (学生操作时将圆片对折两次后就随手剪,不能领悟书本第三步用尺子画线的意图,结果剪出的正方形边不够直,不是一个标准的正方形)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两个三角形,以及把一张圆形的纸变成正方形来感受图形之间的转换,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运用技能,发展能力

    师:这节课,同学们都做得很好。老师想送一份礼物给大家。(师出示风车)

    师:做风车需要哪些东西?请拿出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东西观察一下与以前有什么不同?(生发现是一张长方形的纸)你能不能运用今天所学的本领把长方形的纸变成正方形的,再独立做一个风车?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辅导。做完的同学对着风车吹一口气,让风车转了起来。

  最后教师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一起回忆做风车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变化。)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悉并喜欢的风车来加深认识图形及它们之间的转换。]

    四、分享体验

    师: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教学反思

    从实施的效果来看,我们的教学设计有些地方是很到位的。

    首先,从设计到实施,成功地避免了把这节数学课上成手工课。在教材分析时,教研员就提醒我们不要把例1上成手工课。看看这个内容,的确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因为教材提供的是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还有就是做风车的示意图。似乎示意图占的篇幅更多些。我们在备课时就有其他老师提出疑问:怎么现在的数学课好像变成了手工课了?实际上是他们没有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这节课“做风车”的活动并不是手工课的重复,而是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平面图形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重点应该放在做的过程中,观察感受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一圆形这一变化。特别是圆形是较难体会的,必须使风车迅速转动起来才能看清它的运动轨迹是圆形。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借助了多媒体课件来展示这个活动过程。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的这个环节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受到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

    其次,异班教学,真实展现教学过程。这些年来我们都有这样一个感觉,外出听的课非常精彩,可把它搬回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就不能实施,有的甚至差距很大。能不能把我们的校内研讨课做得实际些,有价值些?现在一、二年级新教材的确改动很大,任教的老师感到压力很大,甚至有时会很迷茫。本着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互相促进的思想,我们数学科组这学期大胆创新,实行两人一组,全部下到一、二年级上新教材。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异班教学,不能进行试教(因一个级只有两个班)。这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新挑战。我们备课时更要考虑周到,教师的素质要提高,教育的机智更不能缺。备课时,我们对“长方形有几条边?”“你能找出长方形的另一组对边吗?”“你知道长方形的对边有什么关系?”等等这些问题都做了两种可能性的设计。实践证明我们的设计是很有前瞻性的,对于上面提到的第三个问题,两个班的学生都卡住了。教师都能及时调整预案,应用了备课时的第二套方案。值得一提的是,任教一年一班的舒翠瑛老师,她一直是任教高年级的,这次是第一次尝试一年级的异班教学研讨课。为了消除学生对陌生老师的畏惧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舒老师努力改变自己一贯干净利索的风格,上课时的语言尽可能做到婉转、亲切、可人,以适应低年级小朋友的心理需要。如:“老师可真佩服你们,你们的观察力可真强,老师可意想不到喔!”“他真棒!”“你真行!”“真了不起!”“比比谁的小手最灵巧?”等等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老师的平等关系,随时感到来自老师的尊重和欣赏,师生共同创设了融洽的学习氛围。课后舒老师感叹说:“上一年级的课可真不简单。得时时提醒自己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不断注意自己的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

也是通过这节课,使我们看到习惯了高年级教学的老师,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同样可以胜任教低年级。

    第三,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现在,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已是很平常的事情。如何用好课件,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呢?我们在备课时,仔细分析,确定使用的环节:展示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做风车的过程;然后上网寻找合适的课件作为参考;接着将课件进行修改,变成适合本课的课件。这样做不仅节省了时间,又充分利用了资源,一改往常费时、费力的做法。课堂上有了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课一开始,我们展示了小精灵的家,生动的画面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接着在学生动手对折了长方形对边、正方形四条边后,再用课件把整个过程演示一遍,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最精彩的是做风车的过程,特别是把风车转动起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风车运行的轨迹是一个圆。这样充分地利用多媒体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记忆能力,调动学生的脑、耳、口多种器官,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有机结合。

    同时通过比较分析,我们也找到了存在的问题。

    第一,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都不够。在备课时,我们有意识让学生自主探索,但在实施过程中,并未能达到目标。如: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时,我们设想先让学生观察,然后猜想,最后验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同时让他们体验这一认知过程,感受到探索过程的快乐,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但这种良好的愿望却未能在课堂上实现,并且与设想有很大的出入。课堂上,当教师提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猜想一下,长方形的对边会有什么特点呢?”学生都呆住了,他们不明白老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一个个呆坐着,毫无反应,使课堂出现了冷场(这也是我们备课时估计的最坏的结果。)当老师提醒用对折的方法看看有什么发现时,学生才恍然大悟,纷纷动起手来。接下来的正方形的四条边的特点,学生知道用折的方法,可是受定向思维的影响,他们都只想到上下、左右对折的方法,没能想到沿对角线对折。所以,本应在这一节课里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体现他们的创新能力,但都变成了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对象发生变化后,教师没有对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行深入研究。比如: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刚刚起步,各种相关概念基本没有建立,对“关系”、“特点”等数学术语根本就不能理解,尽管在计算教学中,教师渗透过式子与式子之间的关系,但在几何图形的教学中,对于“边与边的关系”却是初次接触,所以教师用这种术语发出教学指令时,得到的只是学生的一片茫然。如果尽量通过口语的方式,如问:对边会怎样?把相应的数学问题表达出来,学生可能能作出教师所期待的反应,教学过程就会按照预案顺利进行,应该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研究正方形四条边的特点,教师提示(用对折的方法)过于具体,(学生有可能通过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多种途径得出正方形四条边的特点)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二,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未能充分估计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探讨图形与图形间的关系这一环节,我们过于乐观地认为,老师指导学生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一变化过程,那么“做一做”(把一张圆形的纸变成一个正方形)应该没有问题。所以我们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看书自学,然后自己独立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实践证明,学生看不懂第三幅示意图,不知道要用直尺画直线或沿相对的点折起来。舒老师虽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但错误率太大,全班只有几个学生会。第二节陈老师直接提示第三步要用直尺画直线,但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与创新能力。很明显我们的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欠妥当的。

    这次研讨获益良多。我们觉得,这样研讨的思路是正确的,有利于彼此间的交流和合作。我们想,下次可不可以让一个老师先上,评完课后,再针对问题重新备课,看第二个老师能不能把问题解决,这样也可以发现哪些建议更符合实际。同样,我们对新教材也产生了一些疑问:研究这些平面图形边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转换,对于学习目标的度实在很难把握,放在一年级合适吗?而且,专用术语那么多,上下、左右、对边、对角、对角线等等,在一节课里全部出现,学生学习起来是不是有点吃力呢?特别是中下生,他们对这节课留下深刻印象的可能是做风车这个环节,对数学知识深刻掌握就谈不上了。在探究由长方形转换成正方形时,如果长方形的长边正好是短边的2倍时,那么只要上下、左右对折就可以折出正方形了。我们都没提到“2倍”的说法,只是用“特殊的”笼统带过,这样做合适吗?该不该深入一点?而由圆变成正方形这一个环节,作为“做一做”的练习合适吗?又该如何处理呢?特别是第三幅图,一年级学生还未曾有过用尺子画线的基础,而且圆片对折两次后沿什么位置画线?图意如何表达才能更清晰?另外,图形的拼组这部分的内容看似简单,只给三个课时够吗?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边的特点,除了折的方法,还可以用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可这些方法是在二年级线段和三年级米、厘米的认识基础上才出现的,是不是有点超前呢?可不提这些方法,又怎能拓展学生的思维呢?这些都有待我们今后继续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