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既学习6,7的加法,又学习6,7的减法,因而在课题内是加减并进。而教科书的安排却是分两段进行,例1~例3及第31页的课堂活动是第1段,只学习加法;例4~例6及第33页的课堂活动是第2段,只学习减法。因而,在教科书的安排上是加减分开。两段教科书在编排体系上有着相似之处。例1与例4都是结合情景图,加深对加法或减法含义的认识,结合4+2与6-2讨论计算方法的同时体现算法多样化;例2与例5都是摆一摆的操作活动,分别从合、分加强对加、减的认识,并出现一图二式。例2是两加,例5是两减;例3与例6也是一图二式,例3是两加,例6是一加一减。
本课题有两个课堂活动,第31页与第33页分别是加与减两个课堂活动,并可处理练习三的第5~9题。这些题较之于过去的练习题,增大了开放性与灵活性。
2教学建议
1.本课题建议用3课时。
2.例1~例3是6,7的加法,例1是通过游戏情景图(如下图),既要讨论为什么用加法,以巩固对加法含义的认识,又要讨论计算方法,要坚持计算方法多样化。对多种方法可以让儿童进行比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例2、例3都是一图二式(加法)。教学例2时要摆、说、算结合,突出对计算方法的巩固。4+2=64和2合起来是6。
3.第31页课堂活动第1题应先连线,根据连线,填算式,每个算式有两种填法。第2题游戏,通过两个小朋友对口令出手指,既巩固了1~7的认识和7的组成,又练习了得数是7的加法。第3题的第2图是一道开放题,有多种画法和填法,可以让儿童探索画与填的规律。
4.例4~例5是6,7的减法。例4(如下页图)通过情景图,让儿童说图意写算式,儿童可能写出一个或两个减法算式。在讨论怎样减时,教科书提供了两种方法,儿童还可以说出另外的方法。对计算方法的讨论,教科书出现了两种,一是把6分成2和4,6-2=4,二是做减法想加法(也可看图)想4+2=6,算6-2=4。例5要注意摆、说、算结合,突出计算方法。例6是一图二式,这两式是加、减算式各一个。而减法算式有两种填法,这是本册教科书第1次出现,要予以足够重视。同时可以适当勾通加与减的联系。如:
5.第33页课堂活动第1题是开放题,每分一次就可以填出相应的两个算式,按题目本身的要求,只要分一种,并写出相应的两个算式,就达到要求。不同的儿童可能出现不同的分法和算式。第2题要从合与分两个方面理解图意并填出一加一减两个算式。第3题通过3人之间对口令的活动,让儿童感悟一加两减的关系。
6.练习三的第9题(第35页)两个小题,具有开放性,特别是第2小题,加减各可以出现5个算式。至于相加或减去的数是否出现0,不必强求。学生练习时没有出现0,不必专门讲,出现了0可以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