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数的加法1

重庆市江津区  路平

西南大学  朱海霞修改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20页的例1~例4,课堂活动第1,2题。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加法算式。

2.探索5以内数的加法的计算方法,在交流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3.通过观察、尝试、讨论、交流等方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初步形成应用加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3辆可贴的小汽车、5朵黄花、三角形、5朵小红花。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教师:小朋友们都去过枣儿垭收费站吧?今天老师再带你们一起去看一看。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主题图的交汇公路,并告诉学生左边是化成到巴中的公路,右边是清江到巴中的公路,下边就是枣儿垭收费站。

二、创设情境,理解加法的含义1体会“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左路贴2辆汽车,再在右路贴1辆汽车,并问:你们知道“笛、笛”是什么声音?学生:是汽车的鸣笛声。

教师:哦,是有汽车来了,是从哪来的?有几辆?该怎么表示?

学生:是从化成、清江来的,化成来了2辆,用2表示,清江来了1辆,用1表示。动态演示主题图并问:现在枣儿垭合起来来了几辆车?

学生:合起来来了3辆。教师:在“2”与“1”之间用一个什么符号就很清楚地表示出2辆与1辆合起来是3辆呢?学生看书解决。

教师:“+”,是加法运算的符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以后像这种把两部分合起的,都可以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先学习5以内数的加法。(板书课题)

[点评:这里用谈话导入的方式,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熟悉、轻松的环境中,并通过动态的演示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加法的含义。]

2.认识加号、加法算式及读法教师:2辆车与1辆车合起来是3辆车,我们可以用2+1=3这样一个简洁的加法算式表示。板书:2+1=3

加号读作:2加1等于3。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结合日常生活,说说2+1=3的实际含义教师领说:2朵花和1朵花合起来是3朵花。

学生:2颗糖和1颗糖合起来是3颗糖。

学生:2本书和1本书合起来是3本书。学生:2根手指和1根手指合起来是3根手指。

三、合作交流,探索算法的多样化

1.探索3+2=□出示例2图,左摆3朵花、右摆2朵花,再画集合圈。

问:这幅画是什么意思?

学生:左边3朵花,右边2朵合起来是几朵花?

教师:小朋友真聪明,那该用什么方法计算?怎么列式?

学生:用加法计算:3+2=5(教师板书3+2=5)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不仅能说出算式,还能自己解决问题。那谁能说说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想法先告诉同桌的同学。

2.讨论交流算法学生甲:我是看图1,2,3,4,5数出来的。(教师:用数数法)学生乙:我先数3,接着再数2个数,就是5了。

(教师:接着数)学生丙:3和2组成5,所以3+2=5(教师:用数的组成)教师:大家的想法真不错,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计算方法,当然,如果你觉得别的同学的计算方法更快更好,你不妨去试试。

3.练习教师:刚才大家想出了那么多好的计算方法,下面,小朋友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出第19页例3田字格中的3道加法算式,看谁算得又快又准确。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后集体反馈,并说说算法。

[点评:注重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的学习过程,重视算法的多样化及学生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计算。]

四、拓展练习

1.说一说,填一填(课堂活动第1题)教师引导学生说图意,再放手让学生列式解答。

2.画一画,算一算(课堂活动第2题)教师帮助学生弄懂题意。把缺少的三角形画出来,再借助图形算出式子的结果。集体反馈,订正。

3.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课堂中得红花的3名女同学站右边,2名男同学站左边,让学生说一说得红花同学的情况。

学生:有3名女同学,2名男同学,合起来是5名同学得红花。

教师:可以怎么表示?学生:2+3=5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不仅学会了5以内的加法,还能应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点评:通过拓展练习,综合应用了本节课学习的知识。]

五、课堂小结教师:今天你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这节课你提了几个问题?还有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小结。(回答略)